萬和·2024順德容桂環(huán)島馬拉松
風險提示
馬拉松及相關運動的比賽是一項不斷挑戰(zhàn)自身極限,具有一定風險的運動項目。如果運動不當,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馬拉松及相關運動參賽者應身體健康,而且要有經常參加跑步鍛煉或訓練的基礎。參賽者應在有資質的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體檢,并結合體檢報告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是否可以參加馬拉松及相關運動比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訓練水平,選擇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迷你馬拉松其中的一個項目報名參加。
一、有以下情況者不宜參加比賽,否則自行承擔任何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
1.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
2.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臟病;
4.冠狀動脈病和嚴重心律不齊;
5.血糖過高或過低的糖尿病;
6.比賽日前兩周以內患感冒;
7.賽前一晚大量飲用烈性酒或睡眠不足者;
8.手術或患病后在康復期內、不適宜劇烈運動的;
9.妊娠期內婦女;
1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不適合運動的情況。
二、馬拉松可能存在的風險
1.因體力消耗導致的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造成的嚴重傷病或死亡;
2.因高強度運動或賽前兩周患有發(fā)熱、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造成的嚴重傷病或死亡;
3.因體力透支造成意識模糊和神志不清導致的嚴重傷病或死亡;
4.因高溫下重癥中暑所造成的嚴重傷病或死亡;
5.因在比賽中身體器官衰竭導致嚴重傷病或死亡;
6.因選手患有其他不適宜參賽的疾病在比賽中造成的嚴重傷病或死亡;
7.因賽前15日內患感冒造成在比賽中危及生命安全的;
8.因睡眠不足及空腹造成在比賽中身體器官衰竭而危及生命安全的。
三、賽中注意事項
1.不適:若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速、頭暈惡心、腿軟發(fā)沉等現象,這就是運動生理學上所指的運動“極點”(半程馬拉松的極點一般在15-18公里,馬拉松的極點在30-35公里左右)。它是由于內臟器官的活動不適應運動器官活動引起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跑者可以適當減慢跑速,有意識加大呼吸深度,減少呼吸次數,或行走2—3分鐘,使得大腦皮層工作正常起來,上述各種難受的感覺就會隨之消失,從而迎來正常運動機能,運動生理學上叫“第二次呼吸”;
2.腹痛:應放慢速度,同時采用深呼吸,按壓疼痛部位或彎腰跑等方法進行調整;
3.關節(jié)痛:出現膝關節(jié)或踝關節(jié)疼痛時,放慢跑步速度;
4.抽筋:疼痛感不嚴重的抽筋出現時,可以自己按照肌肉抽筋的反方向拉伸,按摩和揉搓抽筋部位,一旦有所緩解可以繼續(xù)比賽。如果情況嚴重,需要在其他人員的幫助下完成拉伸,緩解后可以繼續(xù)參賽;
5.其他異常情況:應減速退到賽道旁,先進行自我調整,如果癥狀未減輕甚至加重,可向現場醫(yī)務人員或組委會尋求幫助。如果出現眼前發(fā)黑、頭暈、惡心、憋氣、出冷汗等癥狀,應立即請求幫助;
6.高溫:如遇到天氣炎熱的情況,高溫并伴隨著較高濕度,會造成人體大量排汗散熱。因此應注意增加功能飲料的攝入,并適當降低全程的配速,確保安全順利完賽;
7.每位參與馬拉松賽事的選手建議按照自身節(jié)奏進行運動,切勿隨意與人競速或攀比。
四、醫(yī)療保障建議
1.賽前體檢:建議所有參賽選手在比賽前通過二級以上醫(yī)療機構進行體檢,包括心電圖檢查、心臟彩超檢查等,以確認身體狀況能夠適應參賽項目。
2.合理飲食和補水:比賽前幾天應注意合理膳食,不要過度飲食或暴飲暴食。比賽當天要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飲水間隔應均勻,避免長時間不喝水。
3.慢跑熱身和拉伸:慢跑熱身有助于增加肌肉溫度,提高心率,預防受傷。比賽前進行適當的肌肉拉伸可以有效緩解肌肉緊張和疲勞。
4.注意安全:比賽中需特別注意安全。如出現身體不適、頭暈、嘔吐等情況,應立即停止比賽并就醫(yī)。
5.比賽后恢復:比賽后要進行適當的放松和恢復,包括輕度運動、按摩等。同時,要注意足夠的睡眠和營養(yǎng)補給,幫助身體恢復和修復。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如有特殊情況或健康問題,請在參賽前咨詢專業(yè)醫(yī)生的意見。
注:綜上所述
組委會特別提醒所有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因個人原因導致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一切責任由選手個人自行承擔。組委會建議所有參賽選手于賽前通過二級以上醫(yī)療機構進行體檢(含心電圖檢查、心臟彩超檢查),并結合體檢報告進行自我評估,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能夠適應于所報參賽項目,為參賽做好準備。